樂山市中區牟子鎮三峽村地處丘陵地帶,兩面環水,距樂山市中心城區18公里,耕地面積685畝,山地面積7500畝。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168人。如今,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引領下,三峽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走進三峽村,白墻黑瓦的民宅掩映在綠樹紅花中,伴著河水潺潺、鳥鳴聲聲,讓人不禁沉醉于詩意的田園生活。
近年來,三峽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找準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的結合點,緊緊圍繞“兩不愁、三保障”目標,以解決問題為導向,豐富基層黨建載體為依托,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。村兩委每周研究脫貧攻堅工作,黨員干部定期入戶幫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。
“要致富,先修路,要不是脫貧政策好,我們村戶戶通水泥路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?!比龒{村村支書唐建感慨。近年來,三峽村采取“群眾自籌、政策補貼、愛心企業捐助”的辦法,爭取資金500余萬元,硬化通組道路13公里,徹底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,過去村民挑著山貨到鄉里需要走五六個小時山路,現在從村里開車到鎮上只需要半個多小時。
如今,村里家家戶戶白墻灰瓦,門前屋后整潔漂亮。居住條件的改善,得益于當地大力推行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和“一超六有”“兩不愁,三保障”政策的落實。脫貧攻堅以來,三峽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00余萬元,為貧困戶維修加固房屋26戶,居住環境提升45戶,移地扶貧搬遷2戶,實現了“舊房變新房”。
土坯房“變身”的同時,屋里的衛生環境也不能落下。這兩年,村里已經完成“廁所革命”100余戶,每家每戶都建起衛生廁所,村民們都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,人居環境大為改善。一系列舉措讓三峽村的面貌有了巨大改觀。
六年前,三峽村村民徐學容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,這名看似普通的中年婦女,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、永不服輸的精神,她從最初的幾頭豬起步,慢慢擴大養殖規模,積極參加鎮村組織的技能培訓?,F在,徐學容的養殖規模已達到上百頭,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。原本是貧困戶的她,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,逐漸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,不僅自己增收致富,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。
今年三峽村還將大力實施品種改良工程,更替改造低質低效巨桉純林,推廣種植楨楠、香樟、銀杏等珍貴用材樹種,在大幅提高林地生產力、增加林農收入的同時,還能進一步發揮森林保持水土、涵養水源、凈化空氣、美化環境的生態功效。
脫貧的關鍵在穩就業,根本在強產業。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過程中,三峽村還將依托平羌小三峽的地理優勢,大力推行農旅結合的發展模式,拓寬群眾增收渠道。(嘉萱)
(責任編輯:楊梅)